职教高考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关键之举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日期🏡:2022-01-07
浏览:2945次
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职业教育学历提升至本科层次的体系化改革,在各项举措中最受关注📃。随后,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加强省级统筹🤹🏽♂️,确保公平公正🏌🏽♀️。
职教高考制度是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办法中的关键核心,对整个职业教育产生强大的导向作用😟,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指挥棒🙆🏿。事实上,职教高考在部分省市不同程度上实行多年🥷👳♂️。其定位属性是否与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相一致,能否缓解中职沐鸣2的尴尬地位并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职教高考面临的这些问题都等待进一步检验。
须重视职教高考科学性和公平性
拓宽升学道路还是保障就业质量🙌🏻✯,是当前中职沐鸣2面临的两难选择🛃。就业与升学的博弈👁📇,导致中职沐鸣2产生内部分化𓀖,反映在学生身上也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有关数据分析,中职教育的整体升学率和直接就业率各占50%。但是,中职沐鸣2办学运行中往往只能有一个主导方向👄,就业方向即使尚有一半的比例,按照现实情况,中职沐鸣2的就业功能还将弱化,反映在教学上的表现就是压缩实习实训,弱化非考试技能培养,这会进一步导致中职教育失去类型特色❗️,办学定位不再置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之上🤦🏽,而是转向帮助学生通过职教高考升学。
在职教高考内容设计上,认知性考试和通用能力考察相对容易🤾🏼♂️,但无法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应注重真操实做⬜️📤、突出专用能力的考核。但是如何在职教高考中真正以考核职业行动能力为主🥷🏼、采用真操实做的考核形式,需要形成一个全新“职业性的考试生态”🏃♂️➡️,包括体现科学性🍂、公平性𓀁、职业性的工作任务型考试题题库🧑🏻🦽🫲🏼、工作情景式考试环境🧑🏽🎄、行动能力载体设计🫸、工具设备设施💮、技能评价的方法与足够专业人员👳🏽,以及与之相应的高昂的考试费用和人力成本支持🚬。但职教界的准备和成本条件都达不到应用的要求。
目前,一些省份的做法是专业技能考试+文化统考总分值1000分,其中专业技能300分🏊🏻,文化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专业综合理论👨🏿⚖️,实行闭卷笔试。可以看出专业技能的分数占比较低🏇🏽。而且🌐,目前还有一种做法💂🏿♂️,是把技能考试的真操实做,把过程性和结果性的职业行动能力考核,转变为认知记诵的考试🥡,以“知道”来预测“做到”的能力测评🚓,存在危害职业教育的风险😻。
尽管这种能力测评考试成本低🚣♂️,易于大规模实施🙃,但同样是一种普教化倾向,无法彻底克服“知道=做到”理论假设缺陷。在德国职业资格考试中,学生可以把包括认知记忆的理论知识、公式、参数等等的书带进考场⚪️➕,作为开放的参考资料🧑🏻🎓,真正考核的是完成工作任务职业行动能力等。
职教高考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也存在隐忧。如何选择和设计公平有效的考试内容,特别是技能考试中通用技能与专用技能的取舍。考试大纲如何确定,技能标准和评分标准如何确定🫶🏿⛪️,技能考试实施过程是否科学💅🏽,考题如何涵盖学生三年学习的内容🤾🏻♀️,而非可以通过“短期突击”的形式通过职教高考等等🚵♀️。技能考试需要大量的设施设备,设施设备是否通用?技能的教学和考试的成本都很高。设备和工具的通用性如何解决☂️,资本介入职教高考考前辅导🧑🏽🍼、技能考试设施设备等等的趋利性是否损害教育公平。以上都是必须解决和重视新问题。
将职教高考定位为职业性升学
在坚持职业性的前提下👨🏽🦳,处理中等职业教育的升学与就业双功能🛗,要将职教高考定位为职业性升学。职业教育的基础性与职业性是什么关系,升学导向与就业导向如何协调,是中等职业沐鸣2面临的难题⚈。坚持职业性优先👨🏼🔧,是避免上述矛盾🎲、克服职教高考普教化的做法1️⃣。职业教育不能离开“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中职沐鸣2以职业🪯、岗位、工作为基本依据👆🏻,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体系与职业、工作岗位要求的对接,强调受教育者职业能力的发展🐆,这与我国产业发展需要大量技术技能人才分不开🩲↙️。
放弃职业性会将职业教育实际上转变为应试教育🧽。高职院校的生源具有多样性和开放性,不能把中职教育作为单一来源。普通高中和中职沐鸣2都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础,这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实际状况和应有状态😎,不能把中职作为高职的唯一基础,不宜把职业教育的类型建设引向封闭狭隘的轨道上。
优化中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升学和就业双功能,要纵向贯通🤸🏻♂️,增强其面向全体学生的吸引力。改善和支持中职生毕业后的就业质量和职业继续发展,同时建立国家的职业资格框架,使每一个轨道上的人都能够安心在自己的轨道上走到职业阶层的高层次🌍,而不是换轨发展👳🏻♀️,不应该非要通过换轨道才能够提升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对于维持职普比例大体相当具有重要意义。中职教育曾经因其无法升学的断头教育特征而损害其吸引力。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现实背景中,职业教育要建立符合其类型特点的职业技术教育层级体系,畅通学生学历层次、技能水平的提升通道。要使职教高考成为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升入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主渠道🚣🏻♂️👟,让中职学生能够根据需要沿着技术技能方向进一步提升和发展,通过高职阶段学习实现学历与职业能力的双重提升。
(作者:和震,系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
文章转自光明日报🧫:https://news.gmw.cn/2022-01/07/content_35431877.htm